<wbr id="f9vwn"><rt id="f9vwn"><ins id="f9vwn"></ins></rt></wbr>
    <th id="f9vwn"></th>

    <center id="f9vwn"></center>
    <ol id="f9vwn"><delect id="f9vwn"></delect></ol>

    <center id="f9vwn"></center>
  • <wbr id="f9vwn"><rt id="f9vwn"></rt></wbr>
  • <center id="f9vwn"></center>
    <button id="f9vwn"></button>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血液科診療指南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2011年版)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2011年版)

    2012-06-06 10:26 閱讀:2302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賈* 責任編輯:賈敏
    [導讀]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guī)+血涂片形態(tài)學分析、網織紅細胞、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隱血;骨髓穿刺:形態(tài)學、細胞化學、免疫表型分析、細胞/分子遺傳學;

    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過多(MDS-RAEB)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MDS-RAEB(ICD:D46.20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血液病診斷和療效標準》(張之南、沈悌主編,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診斷標準:

    1.RAEB-Ⅰ:

    (1)外周血:
       ①血細胞減少;
       ②原始細胞<5%;
       ③無Auer小體;
       ④單核細胞<l×l09/L。

    (2)骨髓:
       ①1系或多系發(fā)育異常;
       ②原始細胞5%–9%;
       ③無Auer小體。

    2.RAEB-Ⅱ

    (1)外周血:
       ①血細胞減少;
       ②原始細胞5%–19%;
       ③有或無Auer小體;
       ④單核細胞<l×l09/L。

    (2)骨髓:
       ①1系或多系發(fā)育異常;
       ②原始細胞10%–19%;
       ③有或無Auer小體。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鄧家棟臨床血液學》(鄧家棟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內科學》(葉任高、陸再英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內科學》(王吉耀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第二版)、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2.2010)。

    首先進行診斷分型,然后根據MDS國際預后積分系統(IPSS)(見表1)進行預后分組。

    表1  評價MDS預后的國際積分系統(IPSS)


    1.不同危險組的積分:

    (1)低度:0;
    (2)中度:-1,0.5–1.0;
    (3)中度:-2,1.5–2.0;
    (4)高度≥2.5。

    2.核型:

    (1)好、正常或有以下幾種核型改變之一:-Y,del(5q),del(20q);
    (2)不良、復雜(≥3種異常核型改變)或7號染色體異常;
    (3)中等,介于二者之間。

    3.細胞減少:

    (1)血紅蛋白<100g/L;
    (2)中性粒細胞<1.5×109/L;
    (3)血小板<100×109/L。

    (四)標準住院日為30天內。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D46.20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過多(MDS-RAEB)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guī)+血涂片形態(tài)學分析、網織紅細胞、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隱血;
    (2)骨髓穿刺:形態(tài)學、細胞化學、免疫表型分析、細胞/分子遺傳學;
    (3)骨髓活檢:形態(tài)學、免疫組織化學;
    (4)肝腎功能、電解質、輸血前檢查、血型;
    (5)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心臟超聲。

    2.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白血病相關基因檢測、骨髓祖細胞培養(yǎng)、HLA配型、凝血功能、溶血相關檢查、葉酸、維生素B12、鐵蛋白、鐵代謝相關檢查、感染部位病原菌培養(yǎng)等。

    (七)治療開始于診斷明確后第1天。

    (八)治療方案與藥物選擇。


    1.支持對癥治療。
    2.化療:可選擇下列藥物進行單藥或聯合化療。如高三尖杉酯堿、阿糖胞苷、蒽環(huán)類藥物或預激化療等。
    3.去甲基化治療。
    4.可選擇沙力度胺治療。

    (九)出院標準。

    1.一般情況良好。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fā)癥和/或合并癥。

    (十)變異及原因分析。

    1.治療中、后有感染、貧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癥者,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治療,可適當延長住院時間或退出路徑。
    2.已明確診斷并決定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退出此路徑。

    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ICD:D46.201)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30天

    點擊下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表單

    免費下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路徑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日韩操操操,日本精品一区,阿v视频观看免费国产最新,一级一片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上犹县| 太仓市| 龙口市| 喀喇沁旗| 巫溪县| 毕节市| 永登县| 泽库县| 南木林县| 富锦市| 黄骅市| 无锡市| 九龙城区| 平凉市| 虞城县| 朔州市| 北安市| 上杭县| 宁陕县| 平原县| 云龙县| 四子王旗| 上犹县| 旌德县| 潍坊市| 鸡东县| 赤峰市| 枣强县| 新源县| 木里| 华亭县| 蓝山县| 来凤县| 石城县| 黑龙江省| 桂阳县| 馆陶县| 格尔木市| 榕江县| 三门县| 普格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