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7bete"><dfn id="7bete"><noframes id="7bete">

    2.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yè) 醫學(xué)論壇 專(zhuān)業(yè)文章 醫學(xué)進(jìn)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wèn)診所 愛(ài)醫培訓 醫學(xué)考試 在線(xiàn)題庫 醫學(xué)會(huì )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yè) > 論壇推薦 > 微小病變腎病(MCD)與早期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理鑒別

      微小病變腎病(MCD)與早期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理鑒別

      2012-04-28 11:50 閱讀:18177 來(lái)源:愛(ài)愛(ài)醫 責任編輯:潘樂(lè )樂(lè )
      [導讀] 微小病變腎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和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最有代表性的兩類(lèi)足細胞病, 微小病變腎病(MCD)是由于T細胞功能異常導致的足細胞損傷,導致濾過(guò)膜的電荷屏障破壞。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

          微小病變腎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和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最有代表性的兩類(lèi)足細胞病, 微小病變腎病(MCD)是由于T細胞功能異常導致的足細胞損傷,導致濾過(guò)膜的電荷屏障破壞。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發(fā)病機制則相對比較復雜,除肥胖相關(guān)的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及HIV感染繼發(fā)的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外,特發(fā)性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往往存在足細胞自身基因的缺陷,或者體內存在增加膜通透性的循環(huán)因子,造成GBM上的裂孔增大。雖然 微小病變腎病(MCD)及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都是足細胞病,在臨床上都突出地表現為大量蛋白尿,甚至有人認為二者可能是屬于同一種疾病,但在臨床表現和轉歸上,二者還是呈現出各自的特點(diǎn),例如 微小病變腎病(MCD)一般為單純的蛋白尿,而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在起病時(shí)常常伴血尿、高血壓;微小病變腎病(MCD)病情較穩定,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情常持續進(jìn)展;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對激素治療的反應比微小病變性腎病差;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常伴有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血清IgG水平明顯降低;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及 微小病變腎病(MCD)患者尿液成份也有差異。

          在病理診斷上,由于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變呈局灶分布,一旦取材腎小球數目較少,或者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處于疾病早期,易導致部分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被誤診為 微小病變腎病(MCD)。以下幾方面有助于 微小病變腎病(MCD)與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的鑒別:

          一、光鏡

          1、觀(guān)察腎小球體積。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腎小球體積較 微小病變腎病(MCD)患者大。Fogo等觀(guān)察42例腎病綜合征患兒腎活檢標本中腎小球的體積,發(fā)現23例在首次腎活檢時(shí)腎小球體積正常患兒中,只有1例在疾病復發(fā)重復腎活檢時(shí)證實(shí)為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在首次腎活檢腎小球體積明顯增大的15例患兒中,有5例在重復腎活檢時(shí)證實(shí)為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

          2、觀(guān)察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存在階段硬化性病變的腎小球,周?chē)嬖谙嚓P(guān)的腎小管萎縮和間質(zhì)纖維化。

          3、注意病變部位。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變往往首先發(fā)生于皮髓交界處,如腎活檢標本未取到皮髓交界處有可能使一些早期病變漏診。

          4、觀(guān)察系膜增生的程度。激素抵抗發(fā)生率在 微小病變腎病(MCD)中占7%,在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中占15%,而在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中則接近70%。在病理形態(tài)上,也確實(shí)觀(guān)察到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中往往伴有程度不等的系膜增生。有人認為系膜增生是 微小病變腎病(MCD)到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的一個(gè)中間階段。

          二、免疫熒光

          微小病變腎病(MCD)患者腎小球系膜區和毛細血管襻無(wú)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部分病例可有少量IgG、IgM和補體局限于系膜區沉積,這種免疫球蛋白局沉積為繼發(fā)于蛋白尿的非特異性滯留。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中病變的腎小球系膜區可見(jiàn)IgM高強度沉積。

          三、電鏡

          微小病變腎病(MCD)唯一的特征性病理改變是足細胞變化,電鏡下可見(jiàn)廣泛的足突融合,足突融合程度與尿蛋白排泄程度的關(guān)系并不一定平行,但腎病綜合征的緩解與足突恢復正常相關(guān)。足突融合伴有濾過(guò)膜裂孔的變形、數量減少和裂孔膜消失。足細胞空泡變性更多見(jiàn)于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如 微小病變腎病(MCD)足細胞空泡變性很突出,要注意早期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的可能。

          四、分子病理

          Dystroglycan是連接足細胞與GBM的一個(gè)重要分子。Dystroglycan在 微小病變腎病(MCD)患者腎小球中表達明顯減少,在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腎小球中的表達無(wú)顯著(zhù)變化。

          五、基因芯片

          利用激光微切割和基因芯片技術(shù),Hodgin JB等分別對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病人和 微小病變腎病(MCD)病人腎小球中基因表達譜進(jìn)行了分析,發(fā)現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和 微小病變腎病(MCD)患者mRNA存在明顯表達差異和基因簇集現象。與 微小病變腎病(MCD)相比,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患者腎小球中有134種基因表達上調,182種基因表達下調,而且這些基因與足細胞表型功能密切相關(guān)。這種檢測手段也為 微小病變腎病(MCD)與 局灶階段腎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鑒別提供了新的選擇。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lái)源為"愛(ài)愛(ài)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lái)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gè)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jìn)行刪除處理

      意見(jiàn)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日韩操操操,日本精品一区,阿v视频观看免费国产最新,一级一片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新平| 都安| 长兴县| 德安县| 韶山市| 叙永县| 江山市| 阿城市| 星座| 儋州市| 赣榆县| 台南县| 泰来县| 柘城县| 合川市| 静宁县| 舞阳县| 芦山县| 封开县| 兴业县| 卫辉市| 邵武市| 鄱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武义县| 廉江市| 德钦县| 定日县| 丹凤县| 博乐市| 通江县| 宜章县| 呼玛县| 雅江县| 女性| 绥宁县| 黑山县| 昆山市| 莱芜市| 湄潭县| 辽阳市|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